一、引言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制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所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都包括基本知识及结构、基本素质、基本学术能力、学位论文四个方面;不同学科基本要求框架基本一致,但内部表述有所区别。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为例,该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内容概括如下[1]:
从文本上看,对博士学位的要求尤其是学术要求比对硕士学位的要求更高、更具体,主要表现是对于硕士学位,在专业文献、学术鉴别能力、选题与综述要求方面均没有做特别要求。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对博士学位,基本要求在三个地方明确提出了“创新”,第一是在学术素养中要求博士在科研方面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理论应用的能力”;第二是在基本学术能力中要求博士具有“学术创新能力”;第三是博士学位论文有“成果创新性要求”。而相对于硕士来说,这三个部分的要求分别是,“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术素养、学术“实践能力”和论文的“质量要求”(见表 1)。由此可见,国家对文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和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说明和界定。文科硕士研究生是否应具备创新能力,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和内涵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二、文科创新过程的演进及其内在逻辑
我们常常关注创新的表现,而忽视对创新本质和概念的研究。对个人来说,创新并非一夜之间就获得的技能,美国当代心理学家 Kaufman 和Beghetto 提出创新有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四种状态[2]。第一个阶段是萌芽创新(Mini-Creative),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创新天赋,包括新的、有个人意义的解释、行动和事件,比如他们表述了一个新的概念、打了一个新的比方,这是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身将知识内化的无意识却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的表达。这种创新一般来源于中小学生,他们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鼓励,愿意接受新的事物、积极思考、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属于创新的初期和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一般性创新(Little-Creative),指大众创新、日常创新,即人人、时时都有创新。一般性创新需要创新相关品质和技能(如能忍受不确定性、自律、冒险精神等)、任务动机,它更加侧重于个人或集体产生新颖、有价值的可看见的产品和成果。比如一个朋友请你欣赏他的画,他肯定不希望你把他的画与梵高或者莫奈的画相比较,而是希望你能发现这幅画的独特价值和给你带来的视觉享受,这就需要个人的一般性创新能力。第三个阶段是专业性创新(Pro-Creative),是指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人一直在本领域不断探索、努力而达到的阶段,艺术家、作家等从第一次表演或发表作品,要经过数十年不断的专业训练、实验、实践,才有可能成为专业创新者。专业性创新的贡献,一方面在于对本领域已知框架和范式的推进,如复制、重新定义、提出增项等,另一方面在于推翻和重置已知框架和范式,如找到新方向、重构、重启和整合等[3]。第四个阶段是颠覆性创新(Big-Creative),指边界清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成就,通常取得颠覆性创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颠覆性创新是基于领域、专业和个人长期、有效的互动,意味着对个人生活的牺牲,也许一辈子只做出一次这样的创新。很多取得颠覆性创新的科学家和艺术家,30 岁的时候取得了第一个成就,在 40 多岁的时候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但后续也再无产出。
上述 4C 创新阶段论根据创新的主体和贡献,对前人把创新分为重大创新和一般创新两个阶段的观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即将中小学生和专业科研人员作为单独主体增加到创新过程中。这四个阶段并非独立的,根据作者的观点,以萌芽创新为起点,一个人创新的发展路径有不同的可能性,以此将创新的整个过程做一个关联。从萌芽开始创新的中小学生,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可能达到专业性创新,这一专业训练即是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达到专业性创新的研究人员可能一直保持专业性创新持续产出的状态;也可能突破自我成为所处时代的颠覆性创新者,成为传奇;也有可能成为专业的翘楚,在当代被认为是卓越创新者,被后代追封为传奇。另一方面,有萌芽创新经历的中小学生,经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成为一般性创新者。他们可能通过与专业性创新者一起工作和合作,也成为专业性创新者;也有可能因为拥有创新素质和能力,在工作、生活中成为有创新影响力的个人[2]。创新最终的结果是在专业领域中的不断突破,或者是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因此更需要关注个体创新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创新内涵有所不同,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各有侧重。在萌芽创新和一般性创新时期,教育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建构,鼓励个体在好奇心、想象力、冒险性等人格方面的发展,以及在发散和聚合思维等能力方面的提高;在专业性创新阶段,教育教学则应通过鼓励个体结合特定专业领域学习、思考和探究,形成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技能体系[4],以支撑专业领域的持续创新和重要突破。作为决定个人能否从萌芽创新发展到专业创新的关键阶段,研究生教育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三、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硕士学位介于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之间,在学位授予体系中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生的专业知识更精深,他们开始深刻理解和分析问题,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博士生相比,硕士生的创新更重实践性、时效性,其价值主要在于发现新的问题,用新的视角分析已有问题,用新的方法解决现存问题。可以说,硕士生阶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不论硕士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创新能力都是普惠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5] 文科创新有自身的独特性,与理工科不同的是,它更倾向于发现新的规律,产生新的理念、观点、制度、方案、政策等,有些属于有形的成果,有些属于无形的成果。文科硕士生通过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感知和发现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呈现调研结果,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优化。这是一个从观察到思考、创造到优化的循环过程,支撑文科硕士生开展创新的,一方面是他们的专业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知识转化能力。这种转化能力实际上是围绕创新过程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能力总和,因此,创新能力并非单一能力,对文科硕士生来说,创新能力是一个由若干能力组成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
1.感知和发现问题能力
是指学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和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提出真问题。
2.批判性思维能力
是指学生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提出有创新性的想法和观点。
3.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是指学生通过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复杂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和结果进行说明和预测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对策或解决方案。
4.书面写作能力
是指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提炼,有序组织材料,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书写成文。
5.沟通交流能力
是指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以及将自己的思想适时表达出来,准确理解他人传达的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交流,以及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
6.组织合作能力
是指学生在组织中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协作的能力[6];要求学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上述能力围绕创新过程各自发挥作用,图 1 是文科硕士生创新过程和创新能力结构图。在创新的准备阶段,文科硕士生需要准确感知和发现问题(如这个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这是保证创新的价值性的前提基础。在创新的酝酿阶段,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分析和反思问题,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实验实践等方法解决复杂问题,问题分析的逻辑性、解决方案的先进性是成果新颖性的重要保障。在创新的实现阶段,学生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呈现创新成果,清晰地阐述研究过程、表达观点和想法、展示研究成果,需要良好的书面写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组织合作能力,这是成果适切性的重要保障,这些能力使得知识转化过程顺利进行,并形成一个循环。之所以称之为一个循环,是因为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旦萌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随着参与一次次创造活动而不断提高和发展,进而内化为个体的创新思维习惯,转化为创造性人格[7],成为他们以后发明与创造的坚实基础,这个循环过程反过来印证了 4C 创新阶段论。
四、影响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基于以上对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价值及内涵的认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获得和提升的主要因素。
1.问卷设计
依据学习投入–过程–产出模型[8],以 NSSE 开 发、清华大学汉化的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为基础,从学习投入、教育过程和学习输出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对某高校(以下简称“H 校”)文科硕士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调查结果,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分析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即可能影响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主要调查答卷者的年龄、性别、学科、年级、本科院校、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情况[9]。第二部分为学习动机,主要调查答卷者学习动力的来源、最能激发努力程度的事项、未来的学业期望。第三部分为学习过程,主要调查答卷者参与课程活动的频率、教师的教学重点、课后阅读和写作量、课外活动和实践安排情况、导师指导情况、与同学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学习结果,主要调查答卷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创新能力的提高情况、学业成绩排名以及对课程设置、学业指导、学习环境的满意度;其中创新能力为文科硕士生创新需要的感知和发现问题、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书面写作、沟通交流、组织合作等六种能力。
2.调查过程
本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填写,由 H 校研工部门、学院辅导员将问卷链接推送给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二、三年级硕士生自愿填报,填报时间为 2019 年 6 月中下旬共两周,共收回问卷 592 份,剔除明显异常样本和重复样本,最终确定有效样本 575 份。总体上看,样本分布比较均匀,符合该校特征和学科类别特征。
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基于标准化项的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 0.887,表明问卷信度好,调查结果稳定、合理。各维度的 KMO 值均大于 0.5,故认为各维度均可以做因子分析;同时 Bartlett 的球形检验P 值均为 0,变量的相关系数较为显著,问卷结构效 度良好。
3.结果分析
采用 SPSS22.0 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从总体结果看,8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和较大提高,我们对选择“极大提高”“较大提高”“有一点提高”“没有提高”四个选项的学生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发现认为 “感知和发现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比例最多, “组织合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比例最小。说明对文科硕士生来说,目前的教育教学安排对感知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效果较为明显,而对沟通交流、书面写作、解决复杂问题和组织合作能力的提升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可以说,现在的文科硕士生教育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准备和酝酿,对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训练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解决问题训练的重视程度。
将学习结果中的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六种能力与其他维度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关系值构建出的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影响模型(见图 2)。图中横坐标表示所调查的 34 个相关学习因子,根据公因子归属划分成课程因子、教学因子、学校因子、导师因子、同学关系因子、学习动力与期望因子、客观因素因子、课外时间安排因子、阅读和写作量因子等九个类别;纵坐标表示各因子与各能力的相关关系值。总体上看,课程和教学因子与六种能力均成正相关关系,且相关值基本都高于 0.3,是对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学校、导师和同学关系因子与六种能力相关值基本在 0.2 到 0.3 之间,这些因子对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学习期望和客观因子对六种能力的影响不完全一致,除了个别能力有正相关且相关值大于 0.2 外,其他相关关系值在 0.2 以下,属于相关关系较弱或者无相关关系因子;而文科硕士生课外时间安排和阅读写作量因子与六种能力无任何相关关系。从单项能力上看,影响文科硕士生感知和发现问题、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书面写作、沟通交流和组织合作等六项能力的主要因素均集中于课程设置、学业指导和教学重点上。即在学习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计、课堂内外活动的安排、强调观点分析和知识运用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学业指导是影响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养成和提升的最重要因素。
五、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路径
创造能力不完全是个人天赋,创新能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20 世纪 80 年代,阿斯汀对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现学习者只有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才能学有所成。学生上课主动问答、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课后讨论专业问题、参与学术讲座和专业社团活动、跨学科或跨专业选课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能够显著地提升创新精神[10],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是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和效果。
1.将创新能力作为文科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目标
培养目标是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灵魂,它明确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最终结果。任何需要通过教育教学来培养的能力,首先都应在培养目标中体现出来。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中增加关于创新品格和能力的表述,以引导高校将创新知识、批判性思维、论文和实践创新等要求明确作为文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构建支撑各项能力目标达成的课程体系
创新的实现绝不是空中楼阁,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基础,课程是载体[1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分解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不同学科专业的文科硕士生开展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构建知识、技能和课程之间的对应矩阵,保证课程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尤其要重视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一要充分利用专业课进行渗透式启发和培养,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对于书面写作等核心能力,以写作指导等必修课的形式开发和开设有针对性的专题课程,突出重点、深化效果;三是学科基础课程接受跨学院和跨学科选课,鼓励硕士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之余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知识架构;四是开展学科内与学科间、校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既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应用,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沟通交流和组织合作等能力。
3.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导师需要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平 等、民主、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保证他们能随时随地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接受高质量的指导。他们能随时联系到导师或教师,引导他们探究知识和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潜能[12];他们能随时找到各类学习资源,能及时了解学科知识前沿,不但包括规则性知识,还包括实践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13];他们能经常参与多学科共同学习和科研活动,让不同领域的思想和知识不断交流,开展学科交叉地带的研究探索,能够发现新的问题,用新视角看问题,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4.创设强调问题分析和知识应用的文科导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出发点,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第一,将知识的学习作为课前准备内容,布置学生做好文献阅读和分析工作,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基于知识理解的深入分析问题上来。第二,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将知识规则的发现过程介绍给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质疑、分享,促进思想的交流、碰撞、启发、交融[14]。第三,注重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情况,将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第四,将讨论、小组合作、引导式探索、角色扮演、计划、探究、自我评价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15],结合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等创造策略,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成为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室。第五,将创新能力作为评价重点,从以学术论文或考试成绩“一元化”考核转变为教、学、评“一体化”评价[16],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关联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收集与学生的表现相关的数据,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与整个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和融合,成为教学的有效调节器,最大程度达成教学的最终目的—— 促进学生达到既定标准,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5.拓展基于综合素质提升的专业实践活动平台
研究表明,研究生参与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的类型、次数、途径与目的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显著作用[17]。文科专业涉及内容与现实社会存在天然的联系,文科的生命力源于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影响,文科硕士生需要拓展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学思结合,努力发现隐藏在现实中的真问题;应做到知行合一,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学校应精心安排文科硕士生的社会实践环节,结合课内学习扎实开展“走出去”的校外实践,指定校内或校外兼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专门负责组织文科硕士生参与和专业有关的社会问题的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鼓励研究生集体参加课外实践,养成团队合作精神。要优化文科硕士生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在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之前需要制定详细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实践方案[18],明确实践的目的、时间、内容和成果,实践导师对实践方案进行审核、改进和提升,让实践过程更具可行性、实践成果更有价值,实践结束后要组织成果汇报和经验分享活动,将课外实践表现作为研究生奖励和毕业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凡,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参考文献(略)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