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8-20日,UNESCO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Worlf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该会议每10-12年举办一次,前两届分别于1998年和2009年举行。作为由国际组织发起的全球性峰会,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总揽性和前瞻性的指导作用。本次大会对近十年来的全球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回顾,同时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凸显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提出纲领性质的行动方针,为未来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球-国家-地方”协同合作的行动路线。
本届大会以“超越不足: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 (Beyond Limits:Newa Ways to Reinvent Higher Education )为主题,紧扣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分析十余年来塑造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流失、持续性武装冲突、贫富差距、民主式微等在内的四大长期性的自然与人文挑战,短期内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对全球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形成巨大冲击。因此,在危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频发的当下,高等教育发展早期与外部社会的“适应性”关系得以重塑,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的基础性机构,为关乎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命题提供智力支撑和发展动能。
高等教育深植于“全球-国家-地方”协同构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外部社会的深刻变化也导致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发生新变化,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质量的“南北差距” (The Global North/South Di-vide)逐渐拉大,少数贫困人群因无法享受高质量大学教育而处于劳动力市场末端;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发展,促进了新一轮区域间和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公约鉴定;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教学、学习、科研以及跨国知识网络和合作模式;高等教育在经费来源上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降低,绩效评估成为经费分配的主要机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项目的灵活性不断增加,但质量亟待得到保障,问责框架日趋复杂。
反思与超越:2022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新主张与新设想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全球外部环境的新演进和大学内部事务的新变化为展望基点,对未来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以下六点新主张与新设想:
第一,重新定义高等教育的第三职能,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 (social reponsibility )。2021年UNESCO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中将教育视作是一项社会契约(saocial contract),亦即社会 成员之间为谋求共同利益而合作的一种新的默会协议,这是对2015年 UNESCO《反思教育》报告中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利益”(commongoods)理念的延伸和拓展。2022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以上述理念为思想蓝本,进一步将高等教育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连接点定位在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中。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社会服务并非是前两者的“附加项”,而是交织贯穿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全链条中发挥转化器作用,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发生密切积极的联系,更好促进社会发展。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要密切关注全球国家以及地方(local)的需要,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基于此,在教学方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员(well-rounded pro-fessionals )和成熟负责的公民,使他们拥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日益复杂的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科研方面,要加强学科间和学科内部的知识交叉和对话(inter-and intra-disciplineary dialogue),综合不同的学科视角解决复杂问题。
第二,深刻审思高等教育的“等级”视角(hierarchilcal view),打造融合、多元、灵活的学习路径。随着全球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项目的多样性剧增,但是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各教育项目之间却缺少联系,制约了学习者的流动性,并带有很强的等级色彩。具体表现在,精英大学/顶尖大学从事的学术研究往往被认为优于应用型/技能培训型教育的知识产出;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相比在“社会价值”上劣势明显,在学科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等级视角导致不同高等教育机构、项目之间出现了交流鸿沟,跨机构、跨项目、跨学科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具有较高壁垒。因此,本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呼吁, 要深刻审思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等级秩序,明确高等教育机构/项目多元开放的事实,搭建各种类型高校、项目之间的沟通桥梁,鼓励不同学习体验、不同学科知识的自由流动和互动。同时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认证机制(包括对非正式学习项目、非传统学习项目的认证)和国家资历框架①来确定不同项目之间互认的实践标准和评估机制,从而在规范的质量框架下促进高等教育内部的互联互通,打造融和、多元、灵活的高等教育学习路径。
第三,坚定高等教育“合作大于竞争”的理念,密切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兴地区的发展走向,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协同发展。本次大会对大学的国家排名和世界大学排行榜持批判性态度,认为其加剧了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受新自由主义影响,高等教育成为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工具,世界一流大学的全球市场应运而生,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大会提出“团结”“协作”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国际学术交流的思想精髓,倡导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淡化竞争色彩,回归“合作共赢”。全球高校要树立团结协作的价值理念,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协同发展,并进一步深化对国际合作公平公正的追求。具体来说,要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兴地区的最新发展。例如,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大学国际化发展虽落后于世界水平,但具有较大潜力。通过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方式,该地区的高等教育能够进一步打开对外交流窗口,将国际化作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与世界其他地区实现互动联结,解决本地区存在的复杂社会、政治问题。
第四,信息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教学、学习和科研创新。在教学方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化技术工具的推动下,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间形成紧密连接的教育科研网络,这极大帮助了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教师、研究人员形成学习网络,这些网络可以为教师的联合教学提供专业的教育知识和学术资源。在学习体验上,互联网技术的更迭演进进一步丰富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路径,EdTech、MOOCs、微认证等在线学习方式不断释放红利,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并催生出新的教育范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型;区块链和 Web 3 技术赋能学习者,助力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和就业数据。在科研方面,机器学习、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技术也是开辟新研究路径和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力工具,甚至会对学科发展产生变革影响,例如“数字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 )①领域的出现就是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的典例。
第五,打造“整全的”(holistic)学习体验和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学习路径。传统意义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项目被分为学术性和专业性两种,但此种二分视角将学生的学习体验分别囿于学术培养和专业培训之内,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大会再次强调人文主义教育观,提倡将“教育的包容性”落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之中。由于教育深植于制度环境的人际互动之中,高等教育需要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之外,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鼓励学生接受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主义情怀和道德经验的生成,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人际互动、胜任职业生涯的“软技能”。整全的学习体验还强调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连接,推动高等教育既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又要面向社会和服务社会。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教育项目的出现使得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限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要为不同年龄、种族、性别的人群提供多种“入口”,打造高等教育“低门槛”、“高质量”的终身学习路径,满足人类在生存和发展各个阶段对知识的渴求与学习的愿望。
第六,支持发展中国家建立高等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促进高等教育数据的全球共享,助力高等教育政策的分析和制定。相对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与日俱增的功能而言,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专门研究的机构严重不足,各国高等教育数据的公开与共享也十分有限。因此,建立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体系内部事务愈发庞杂多样,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创新领导力、有效的决策框架和完善的管理,这些都有赖于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另一方面,不同于新自由主义下的商业逻辑,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的研究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应该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属性和大学共同治理和自我管理的悠久传统,能够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引领。因此,2022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充分调动国际组织、政府、企业界、社会等多方的支持和资助,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一定数量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加强高等教育的专门研究,促进高等教育数据的全球共享,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研究支持。
审思与展望: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蓝图
本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提出的核心理念和主张对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之路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进一步审思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国情现状,我们描摹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蓝图”。
第一,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理念,树立开放融合的办学风格,推动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张力加剧,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频发,高等教育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功能凸显。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扎根于服务社会的需求之中,将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与社会、政府形成协同合作格局。在科研上,大学要突破学科壁垒、技术瓶颈和身份限制,融通政府、 社会、产业界三方主体,回应地方-国家的发展需要,主动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关注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学术资源、学科特色开展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素质也应有所变化。一方面,科学价值观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学科之间、不同性质知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同专业的人才素质之间有了更大的交集和共通性,需要更加复合化和综合性的人才。另一方面,智能化逐渐延伸和扩展到越来越广泛的生产领域,生产活动中重复性、程序性的工作与岗位很可能被机器人所替代。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和工作性质的变化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更要有思维能力的提升,包括创造性思考、决策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考、想象力、学习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等等。因此大学要打破不同学习项目、不同学科专业的身份界限,发展开放融合的办学路径,鼓励跨项目、跨学科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
第二,高等教育的属性从“低政治”转向“高政治”,加强我国参与高等教育全球治理。传统意义上,国土、军事、安全等攸关民族国家根本生存的议题被视为“高政治” (high politics),与国家核心利益息息相关,更容易引发激烈、严峻的国际冲突。而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环境等并非对国家安全起决定意义的议题则被视为“低政治”(low politics),因其涉及领域敏感度较低,往往成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切入点。 但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在提供高科技人力资本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间创新军备竞赛的 “外交砝码”和“潜在工具”,政治视角越发成为解读大学对外事务、战略制定、行动路线的重要视角之一。可以预见,在变动不居的国际环境下,高等教育不仅是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事务”,更是民族国家维护国家利益与推动国家发展的“家务事”,将成为一个冲突与交融、合作与对抗交织缠绕的重点领域。但不容忽视的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本质依旧是促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 我国大学需要以世界高等教育版图为参照系,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高等教育作为“共同利益”的共识,提升我国高校在“双碳行动” “南南合作”等全球性议题中的主导作用;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增强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推动大学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专才,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贡献“中国声音”,助力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第三,关注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信息“财富”,利用信息技术红利激发高等教育变革活力。近十年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成为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工具,数据信息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科研开放、资源共享的重要隐性财富。因此,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要紧随甚至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潮流。依据国情特点,建立以数据信息、科学技术为载体的高校智能科研教学服务平台,构建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大学。在教学方面,利用大数据、AI、VR 等技术探索常态化、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共享优质资源,推广“克隆班”等校际合作模式,助力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社区培养学生的持续思考与创造能力,发展数字徽章和微认证,助力终身学习。在科研方面,以新技术服务支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基于大学学科特色开展数据密集科学(data-intensivescience)研究工作,推动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和思考方式的革新; 结合数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推动数据科学研究。
第四,全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重视学生价值观和丰富人性的塑造。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首先要把自己视作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这不光是指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和丰富人性(richness of the humans)。尤其是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具有交换性质的私人产品,而是承载着人类社会共同愿景的“共同利益” 和共享社会利益达成的“社会契约”,需要人类通力协作,共同发展。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增强青年人的全球命运共同体意识,完善学生的道德经验和伦理人性,塑造仁爱、关怀、善良、同情等优秀价值观,为不断增强人类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宽容与合作积蓄力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全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道德理想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目标,鼓励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优秀道德经验的自我习得,使得学生发自内心地对生命、自然、世界产生敬畏和好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第五,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新体系,赋能个人规划生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知识型社会逐步形成,社会各界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空前高涨。高等教育服务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化是高等教育服务终身学习的重要机遇。因此,在理念目标上,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新体系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方向,鼓励个人追求自己的兴趣、抱负,发掘自己的潜能,赋能每位公民规划生涯发展,尊重个体在知识学习、个性塑造上的差异性,打造多元、全面的终身学习路径。在行动路线上,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打破当前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围墙”,为社会提供多样灵活的教育服务,例如开展在线教育项目、微认证、学习徽章等方式,通过多个“接口”增加大学校园的知识资源与社会的连接,使得高等教育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创造学习资源和机会充分涌流的新格局。
第六,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与世界深度融合,构建开放的全球高等教育研究网络。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必须要加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能力建设。一方面,高等教育要深度融入全球知识和创新网络,加大面向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学学者和研究人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重大高等教育议题研究,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全球性高等教育政策议题和学术课题,主动承担涉及人类发展共性问题的教育发展任务,提升参与教育规则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要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进一步增强中国教育自信,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教育经验、展现中国教育案例、贡献中国教育智慧。
作者简介:文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国际和比较高等教育;常伶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和比较高等教育.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