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钟登华
10月28—31日,我出席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深受鼓舞。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主题重大、事关根本,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一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加清晰。2018年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
二是高校连续30年保持总体稳定。2019年是我国的大事喜事之年,也是很多敏感事件节点之年。高校总体稳定,保持了延续30年的良好局面,思政工作卓有成效。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工作进行了再部署,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大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得到高度赞扬,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设置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批急需紧缺专业。紧盯“卡脖子”领域,加快建设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把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贫困地区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制度自信。今年6—9月,全国人大开展了高等教育法实施20年来的第一次执法检查,全面检阅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18年的48.1%。在校大学生从不足12万人,到现在的3833万人。我国短时间内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学苏联、学欧美,到扎根中国大地,从扩招到提质量,到全面内涵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体系。
回顾70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办好高等教育事业,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高等教育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制度自信。
加快推进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激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对高等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推进科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形成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四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不同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振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质量,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
五是改进教育管理机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方式。完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不断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对地方教育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来源:《学习时报》2019年11月29日 第6版